木楼听雨

用户主页 » 文章列表 » 阅读文章

中秋节吃月饼的最初文化意义

10已有 2475 次阅读  2010-09-08 09:31
     
 
 
 
        人们习惯在中秋节吃月饼,却很少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中秋节源自华夏远古先人祭月礼制,这种帝王祭月的礼制一直延续到明清。现在北京的月坛公园,就是明清皇帝们祭月的场所。后来祭月的习俗传到民间,逐渐形成了中秋节家家户户祭月的民俗。直到今天,农村还常见老人中秋节夜祭拜月神的行为。而月饼就是中秋节祭月时的供品之一。中秋节传统文化的核心是远古传承下来的祭月传统,中秋节吃月饼只是该传统中的一小部分。
        如今我们讲吃月饼是取意团圆。事实是: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历史资料,就会发现传统中秋节吃月饼是在祭月后,所谓“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之”(明《帝京景物略》),因为“遍之”,及家人每人分一小块,才有了后来的团圆之意。如果没有祭月,那哪个月圆日我们不能分吃圆饼以示团圆?更何况,我国最大的团圆节并不在月圆之日,而是在根本没有月亮的春节!
        现在月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中秋节只吃月饼,传统文化在哪里?越来越多的呼吁是:不要把中秋节变成月饼节。其实这不是月饼的错,而是我们对待月饼的认识及处理方法。月饼与中秋节究竟有着怎样的本质关联?月饼究竟是否能够代表中秋节的千年传统文化?月饼究竟是不是已经OUT了?

       就历史或文化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可能太深奥了。不妨打个比方。试想在你的生日Party上,如果不点蜡烛,如果没有亲友唱生日祝福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你肯定会觉得这个生日没过好!
为什么?因为缺少应有的礼仪。而礼仪就是文化!如果没有蜡烛,如果没有生日祝福歌,那蛋糕只是一块普通的蛋糕。普通蛋糕可以天天吃,但生日Party上,你必须吃生日蛋糕,你必须吃点燃蜡烛伴有生日祝福歌的蛋糕。同样的情况。如果没有中秋节的传统礼仪,月饼只是一块普通的圆饼,一块莲蓉饼或者五仁饼,它没有文化的生命,只能满足人们的充饥和味觉的需要。我们在中秋节这个特定的日子吃月饼,我们把中秋节吃的圆饼叫做月饼,是有特定的寓意和要求的。这个要求,和我们对生日蛋糕的要求可以说是一致的。如果生日蛋糕缺少蜡烛和生日祝福歌,那生日蛋糕就失去了生命,人们就会对它失去兴趣。月饼目前所遭遇的传统文化危机的根本原因也在此。没有相应的礼仪,没有传统文化的内涵,月饼就只是一块美味的圆饼。
        在中秋节传统文化的礼仪中,月饼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祭月礼仪,就是敬奉月神,祈求月神的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亲人团圆,并请月神享用美味的供品(祭文最后的“尚飨”,就是请月神来享用供品)。而被月神光顾过的供品(包括月饼),也就带有神灵所带来的福祉和保佑(俗话说就是“开过光了”),这时家人再“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之”,就有了精神上的享受。这就和我们在点燃蜡烛唱完生日祝福歌后吃生日蛋糕一样。所以说,不祭月,月饼只是一块普通的圆饼,它没有传统,没有历史、没有精神、也没有生命。你什么时候吃都可以,你甚至吃不吃也都可以。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孔夫子有“不学礼,无以立”的庭训。祭祀礼仪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排在我国传统“五礼”首位的吉礼,就是祭祀天地神灵之礼。所以说,祭月活动重新受到重视应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祭祀礼仪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年清明节祭祀黄帝陵、端午节祭祀屈原、中秋节祭月以及孔子诞辰日(八月二十七日)的祭孔大典等活动,将会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的主要礼仪。月饼也只有在传承千年的中秋节祭月礼仪中,找到自己的历史地位,才能具有传统的生命。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