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爱心公益

  • 分享

    慈善的意义 得到的比付出的多

    Guizu 2010-11-18 14:42
         由于没有名气,没有影响力,没有政府的支持,他们在运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理解的眼光,不信任的疑虑,甚至来自行政系统的束缚。然而这并不会影响他们前进的心情。相反,遇见的每一道坎坷,都会成为他们对这个活动更深刻的回忆分子。事情的成果大小他们并不在乎,因为他们需要负责的,仅仅是他们的心灵。

     
        “许多人把慈善当成一种施舍,但我觉得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和对方是平等的关系。我只是帮助他们,并得到我自己想要的一些东西。其实有时候我得到的东西比我付出的要多得多。”
        帮助别人 感动自己
       
         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卢伟参加了一个素质管理课程。参加这个课程的都是珠三角一带的中小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老师要求学员们自觉组织一个公益活动。去年,他们在粤北山区策划了一个“成长心连心”的活动。
       
       “那地方很穷,学生们都非常淳朴。他们对物质的东西没有太多的认识,也没有太多的追求。许多人是一下课就赶回家里种田。他们平时和父母都没有什么沟通。”
       
          卢伟和他的朋友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来打通孩子们和家长沟通的障碍。他们亲手在学校搭起一个开放式舞台,鼓励学生们到台上去对父母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这时候,我看到一个小男孩缩在一旁没有说话,就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不说话?‘小男孩说他平时也没怎么说话,在班上也没什么朋友。“看到小男孩显得很害羞萎缩,卢伟就不断地鼓励他:男孩子应该胆大一点!在卢伟不断的打动下,这个小男孩突然跑上台去,和其他学生抢话筒。”最后,他没有把话筒抢到手,很内疚地回来对我说:“叔叔,对不起。’他当时不好意思的神情我到现在还历历在目。”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由学生把一条蓝丝带给他们最爱的人戴上。“那个小男孩竟把一条蓝丝带戴在了我的胳膊上。”卢伟很陶醉地说,“当时我的眼眶就热了。我们这批人也都算世面见过不少的了,但那天却是几个大男人揽在一起流泪。”
       
          后来,这个小男孩还经常写信给卢伟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成绩。“和我同行的朋友有时也会收到类似的信件,大家坐在一起经常谈起‘我的那个小孩怎样怎样了’。真是非常享受的事情。我们付出的只是一些爱,但得到的却是平时最缺少的东西。我们的一点行动换来的是对自己心灵的淘洗。”
       
    学会和女儿相处
     
        “人需要的东西其实是很简单的。我们在都市里拼命地追求一些表面的东西,结果反而把一些本质的东西给丢掉了。特别是都市里面的孩子,他们中有很多就是家里的小皇帝,根本就不知道生活中有艰辛这回事。”
        卢伟在粤北山区的孩子身上看到了许多都市小孩——包括他女儿身上——所不具备的素质,他觉得应该让自己的小孩接触到这种品质。所以在那次活动以后,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他都会带上女儿一起去。
        “从那次活动回来以后,我对教育我的小孩有了特别的感触。”卢伟说,现在的小孩由于资讯发达,大部分比以前早熟,但学校、社会和家庭对他们的沟通教育却明显不足。“那次以后,我学会了和女儿讲道理。”
        这次海啸事件,学校呼吁学生捐钱,卢伟的女儿想捐200块。卢伟说:“是你捐钱还是我捐钱?如果是你捐钱就得你自己想办法。”最后,他替女儿想了一个办法:“她有一本每月必看的儿童杂志。一本二十五块钱。我当时问她:要捐200块,就不买八期行不行?她犹豫了一下说,那就不买四期吧。”
        这位父亲听了之后很高兴,因为他知道女儿肯为帮助别人割舍自己心爱的事物。
     
     
        学会和员工沟通
     
        他们的各项活动所需要的经费,也是由他们自觉募捐而得。“每个活动所需要的几万块钱,对我们来说是小数目,但我们仍然通过各种途径去募捐。”于是这群老板、总经理们有的开始说服周围的朋友捐款;有的到矿泉水厂去和厂家商量,请他们无条件赞助;还有一个深圳的老板拿着募款箱到街上募捐。
        他们的每一次活动,包括所有粗活重活都是成员亲历亲为。每一次虽然由策划人做指挥,领导者和执行者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由于是非组织性的活动,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因此在活动中一切利益关系和等级关系都剥离了。“大家不是拿薪水来替你工作,也不存在上司和下属的关系。大家仅仅因为要做一个慈善的事情而走到了一起。这对策划者而言就意味着:你有一群炒不掉的员工。你要让人家去做某件事情,只能靠沟通。”
        卢伟说,在参加这些慈善活动之后,他在待人处事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我的下属对我说,他们以前其实很怕我的。我就知道了这些慈善活动对我的改变很大。我变得更加懂得欣赏他们,鼓励他们。”
        这世界上没什么做不到的事情
        卢伟策划的这次活动在一开始就遇到了许多障碍。由于他们只是一个民间群体,没有任何背景,因此很难取得小学校长们的信任。
        “许多人在观念上没有放开。他们听说我们要搞这样的活动,第一个反应就是:是不是骗子来骗钱的?听说我们既不要钱,也不是要打广告,又怀疑我们是不是在搞非法活动。在他们的观念里,哪有不拿钱干活的蠢人?”
        他们走访了许多学校,每一次都费尽唇舌。最后终于有一位比较年轻的校长在向上级反映之后勉强答应了。
        那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铺上一块白布,让学生们在上面任意涂画。等学生画完后,他们把白布竖起来,给家长看。“当时整个场地除了音乐,没有任何声音。”卢伟回忆着当时那种肃穆而温馨的感觉说,“虽然在事前校方和有关部门有相当的疑虑,但最后他们终于被这个场面感动了。有些教育局的官员还当场哭了。活动结束以后,不停地问我们:什么时候再来?我到那时候终于体会到,只要我们用真心去感动人,没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
     
     
        ■链接
        慈善观点
        1.一方面,人们高声呼吁保护公民的财产权;另一方面,人们却在对富人的财富“指手画脚”,这未尝不是一种从心理层面上的“掠夺”,这是一种更隐藏更可怕的心理。人们也许可以共享财富和快乐,但将创造财富的结果“公有化”,只会带来灾难。
        2.当人们埋怨《慈善榜》50名富豪捐出的10.2亿元的现金和物资,连三峡大坝投资的零头都不到的时候,不要忘记这样一个事实:在美国,一般群众的捐款占整个慈善捐款的70%。所以还是请我们牢记鲁迅说过的那句话: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
        3.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 提出的理论认为,资本可以分为三种,一是经济资本,以金钱财富为代表;二是社会资本,以社会身份、社会关系为代表;三是文化资本,以学历、知识和文化物品为代表。这三种资本是可以互相转换的。
        4.慈善行为毕竟不是纳税,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我们即要为富人的慈善行为拊掌而呼,更要去尊重富人不慈善的权利,尤其是不要让行善者成为群起而掠夺目标——也只有在这种民族的心态中,中国的慈善事业才有可能含苞怒放,根深叶茂。那种骂骂咧咧地把“慈善”强加给谁的想法,绝对是一种愚昧之举。
    回复 
涂鸦板
插入图片
  插入   删除
+增加图片 只支持 .jpg、.gif、.png为结尾的URL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