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岜沙苗寨
热147已有 1192 次阅读 2010-10-22 14:12和电影明星合影
巧遇枪手部落的电影明星滚村长
岜沙,是我们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这个号称“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苗寨,连我这个住在附近的侗族人也极力向往。在大学的时候,我看过关于岜沙的两部电影《鸟巢》和《滚拉拉的枪》。记得以前看驴友们写岜沙的游记中说到,如果运气好能够碰到滚村长。我没想到在这次的旅行中,真的碰到他了。由于在电影中对他的印象深刻,在村子里偶遇他的时候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于是像个影迷一下,拉着他一起合影。后来觉得合影不够,让驴友们继续往前看风景,我则原路返回找他继续和他们合影。最后终于拍到了几张满意的相片。
差点成为压寨先生
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插曲。在岜沙的村头芦笙坪举行的表演中,有一个“苗族婚礼”的互动节目,需要从游客中选一位男士来当新郎。我当时拿着相机在旁边看,想拍一些精彩的镜头。没想到平时看起来很善良的虫虫童鞋立刻向主持人推荐我,一遍大喊一遍想把我推入场地中间。吓得我魂飞魄散啊!虫虫童鞋啊,不是我怕他们寨子的美女和拿枪的大汉啊。你没有注意到,场地旁边有很多坛酒,我早知道里面肯定有一大碗要灌给“新郎”的。还好,最后有一个勇敢的帅哥毛遂自荐当“新郎”替我解围。当然了,那一大碗酒也就奖励给他了。
岜
传说苗族的祖先蚩尤有三个儿子,岜沙人就是第三个儿子的后裔。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开始了向西南的千年长征。岜沙苗族的祖先就是大迁徙的先头部队——九黎部落的一支。他们开山劈路、鏖战熊罴,勇武之至。岜沙男人崇尚武力,平时身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衫铜扣青布衣,直统大筒裤,青布裢,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打猎,下河打鱼。爬山上树如履平地,极擅长爬山打猎,衣食住行均取之于山林河谷。他们十分重视自己身体的强壮,狩猎与耕作技术高超,还特别强调装束和身体的标志。
岜沙男人非常重视他们的发髻,发髻在岜沙苗语中称为:“户棍”,是男性装束中最重要的性别标志——剃掉男性头部四周大部分的头发,仅留下中部盘发为鬏髻,并终生保持这种发式。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老祖时代传下来的,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所能见到最古老的男性发式。曾有日本民族、民俗学家寻根来到黔东南,岜沙人还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因为日本的武士装束和岜沙人的装束几乎没有二样,所以有人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是岜沙人。岜沙妇女着装也极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绣图案,配以银项圈、手镯,十分耀人眼目。
岜沙人头上蓄留的发髻象征着生长在山上的树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着那美丽的树皮。岜沙人认为,如此安然自得的生活,主要是得益于祖先选准的这块宝地,尤其是这片生于斯、养于斯的森林的荫庇。于是岜沙人对树木特别崇拜,把树木当神祭拜。岜沙人说:“人来源于自然,归于自然;生不带来一根丝,死不带走一寸木。”从古到今,岜沙从不滥伐树木,有时不得以为之,也是局限于生活生产所需,其余概受制约。尽管321国道已于1965年修通过境,可就是从未有车敢到岜沙来拉过一车木材,村民们缺油缺盐,只是上山修剪杈枝或砍些枯树,肩挑徒步到县城去零售,从未用车拉过。
岜沙绝无仅有的砍树“行动”,那还是1976年,北京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全国各族人民都踊跃投工献料。怀着对主席无限敬重的岜沙人,毅然决定将寨前小山头一棵全寨视为林中大神、直径1.2米的千年香樟树敬献给毛主席纪念堂。樟树出寨时,全寨老少都跑到公路两边夹道目送,一直到尘灰已净。为志纪念,于树址处建造了一座八角纪念亭“敬献毛主席纪念堂香樟木纪念亭。”
景区门口
岜沙男子的发型,很酷很酷
其他驴友借用我们贵族网(guizu.cn)的旗帜拍照
迎宾芦笙舞
和小朋友们合影
和枪手们合影
岜沙苗寨女孩在用芭蕉叶包裹糯米饭
岜沙男子的舞蹈
岜沙男子的舞蹈
岜沙男子在鸣枪
活动准备结束,驴友们别离的时刻的合影
———————————————————————————————————————————————
岜沙苗寨的电影《滚拉拉的枪》
岜沙苗寨的电影《鸟巢》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